1號店創始人相繼離職 沃爾瑪電商何去何從

一號店(圖片來源於網絡)

傳言並非空穴來風。數度被傳離職的“理科男”於剛,終於離開瞭 其“一心養大”的1號店。與他並肩同行的,還有1號店的聯合創始人,在戴爾的故交劉峻嶺。

七年前,於、劉兩人惺惺相惜,共同創立瞭1號店。創始人兼董事長於剛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他是在用一個做百年老店的心來做1號店,希望它能夠基業長青。

七年來,當電商江湖風起雲湧,競爭對手京東、阿裡、當當等日益壯大,“小明星”1號店四處出擊,在夾縫中不斷尋求生存。撐到今天,創始團隊卻“土崩瓦解”,甚至連兩位最初的創始人也相繼出局。

在聯名的內部辭職信中,於、劉表示:我們決定離開1號店去追求新的夢想。這次選擇是我們人生事業中最艱難的一次,也是最難以割舍的一次。

控股股東沃爾瑪中國總部的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控股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1號店的兩位聯席創始人已宣佈離職籌備他們的下一個公司,作為沃爾瑪中國戰略核心部分的1號店由此步入瞭轉型期。沃爾瑪將繼續致力於1號店的發展,並尋找新的領軍人物。”

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道,於、劉出局之前早已多次被傳離職,這背後也折射出1號店與沃爾瑪之間存在很大的博弈與分歧。“沃爾瑪需有業績體現,而1號店卻在燒錢擴張市場,雙方經營理念相悖。”

數度傳言終出局

7月14日,沃爾瑪高管抵達中國並與1號店高管召開溝通會,現場宣佈1號店董事長於剛、CEO劉峻嶺離職。據悉二人職位由1號店的財務副總裁宋侑文和人事副總裁戴青暫時代替。這二人是在2012年11月空降至1號店的兩名高管,前者掌握財政大權,後者掌握人事大權。

1號店公關部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對於元老班底大換血之後管理層如何補位,以及到任情況的詢問時表示:“目前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新任的領導人到崗,此前的內部郵件並沒有明確各人的職務,所有的問題都在觀望之中。”

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總裁尼爾·阿什(Neil Ashe)14日在給1號店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表示,沃爾瑪將繼續投資中國,投資電商,並“非常信任王路領導電子商務業務的能力,同時對填補其他重要領導崗位充滿信心。

於是,外界盛傳,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亞洲區總裁王路即將直接接手1號店。王路此前為CBSI中國總裁、全球副總裁,也曾在中國IT媒體業界擁有20多年經驗。

沃爾瑪中國總部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否認瞭這一消息。“王路的職位是全球電子商務亞洲區總裁,實際上1號店是包含在王路的管理權之內的,其並不會直接接任於、劉二人的崗位。而沃爾瑪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繼任者。”

在於剛和劉峻嶺的離職聯名信中,其情真意切地表示,這是經過數個月內心煎熬和充分思考後的選擇。

事實上,於剛一直被視為是1號店的靈魂人物。而自從沃爾瑪2012年控股1號店開始,兩位創始人的離職傳聞也時常出現。而早在今年年初,1號店CTO韓軍率先去職,此後,2013年從京東加盟而來的市場部副總裁程峻怡也離開1號店。

據消息指出,這半年來劉峻嶺與於剛已經很少管理具體業務,主要由原1號商城創始人兼總經理,現1號店副總裁兼首席商品官祝鵬程負責,而其也在上周提出離職,同期離職的包括物流部門負責人黃海輝、移動端負責人、商學院[微博]總監、團購總監等多個業務主管。同時,從今年開始,沃爾瑪也已經陸續派駐60多名美國團隊成員進駐1號店。

對於元老相繼離職的原因以及遭遇換血之後的1號店何去何從,20日,時代周報記者撥通瞭祝鵬程的電話,但祝鵬程不願多談,他向記者語氣平和地表示,自己還沒有離開1號店,不便多作評論。

理念不合

作為承載全球連鎖巨頭沃爾瑪中國電商野心的1號店,與資方沃爾瑪之間的微妙的博弈關系,要從1號店多次股權更替及坎坷的“賣身”經歷說起。

2007年11月,時任戴爾中國區總裁的劉峻嶺和時任戴爾全球采購副總裁的於剛突然宣佈離職。次年3月,於剛和劉峻嶺兩人共住宅化糞池清理同創辦瞭1號店。當時團隊的啟動資金僅有幾百萬元。

作為創業公司,成長一年後的1號店面臨瞭絕大多數電商通常遇到的問題:資金不足。融資2000萬元僅能支撐1號店走到2009年,到瞭2009年底,1號店幾乎已經到瞭彈盡糧絕的地步。

幸運的是,於剛找來瞭平安集團撐盤。2010年,平安以8000萬元人民幣拿下1號店80%股權。此後,由於受到資本推動和資源支持,1號店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不過,互聯網公司與傳統公司的理念分歧很快便暴露出來。外界一度盛傳,平安和1號店的戰略思路產生瞭分歧。

在此背景下,1號店和沃爾瑪彼此情投意合,開始聯姻。2011年11月沃爾瑪完成收購1號店20%股權;次年,沃爾瑪對1號店增加投資,持股提高至約51%,取代平安成1號店最大股東。此時,劉峻嶺、於剛等創始人股份被稀釋到10%左右。

毫無疑一般家庭抽肥問,沃爾瑪足以成為1號店的堅強後盾,在物流、倉儲、采購上,沃爾瑪能幫1號店解決不少問題。

“沃爾瑪電商團隊進入1號店對整個人員架構沒有太大影響。此外,沃爾瑪還帶來瞭很多供應商資源、采購資源、沃爾瑪自有品牌。沃爾瑪城際間運輸量大、運送頻繁,我們可以借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2年,於剛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如此表態。

盡管沃爾瑪對於剛和劉峻嶺給出瞭很高的評價,然而1號店業績似乎並不理想。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2014年B2C市場份額排名顯示: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國美、亞馬遜中國分別以59.3%、20.2%、3.1%、2.8%、1.7%、1.5%的市場占有率居於前六位,而1號店則以1.4%的市占比位居第七,此外,易迅、聚美優品分別占1.1%及0.6%,其他B2C份額約為7%。

1號店所占的電商市場份額僅占1.4%左右,而據數據顯示,其去年的市場投放費用為10億元,高額的營銷費用令1號店陷入虧損。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3年前沃爾瑪對1號店增資同時簽署瞭對賭協議,對3年後,也就是今年的銷售額及用戶量提出瞭考核標準,兩位創始人或因未能達標而最終離開。

於剛曾經公佈的1號店2013年的銷售額顯示,實現瞭115.4億元的銷售業績。於剛今年1月初公佈的1號店成績單去忽略瞭去年最核心的銷售和利潤數據。

而對於媒體的疑問,於剛給的理由是:“這是1號店為瞭尊重戰略合作夥伴沃爾瑪,所以不公佈任何關於交易和運營的數據”。

沃爾瑪電商何去何從

對於重整1號店的思路,沃爾瑪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回郵稱,會繼續加速1號店的發展,將立足於中國市場和電子商務領域的長期投資發展,但對於具體措施並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說明。

沃爾瑪是世界第一大零售企業,也是僅次於亞馬遜的美國第二大線上零售企業,但其在美國的沃爾瑪線上業務隻有亞馬遜的1/7。由於美國消費市場疲軟,競爭對手亞馬遜不斷趕超,這激發瞭沃爾瑪征戰中國的台中化糞池清理野心。

即便信心滿滿,但沃爾瑪入華多年來,實際上主要業務還是集中在線下零售店,其線上網店普遍發展不佳。不同於其他商超,沃爾瑪一直沒有自己品牌的電商平臺,隻有山姆會員商城,同樣而該商城知名度不佳,並不被算在主流的電商平臺裡面。

“控股1號店3年多來,可以說,沃爾瑪本身一直對於1號店的未來戰略缺乏一個清晰統一的規劃。沃爾瑪最大的優勢是在於其全球供應鏈,如果1號店的掌門人不是沃爾瑪的人,他是很難把這個資源完全開放的。按照沃爾瑪強勢的風格,3年前就在尋求全資控股1號店。其實沃爾瑪已經陸陸續續把其高管換掉瞭。”匿名觀察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兩個月前,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還親自訪華,對中國媒體詳解公司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以及對全球零售行業的看法。自董明倫新任命正式生效以來,其15個月內已經3次專程訪華,這也印證瞭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在該次訪華的溝通會上,董明倫表示,隨著電商發展,今後1號店的業務模式會有變化;線上線下整合是趨勢,隻有每種業態發展得非常好的情況下才能將二者更好結合。業界人士紛紛猜測,沃爾瑪接下來會進一步推進1號店與沃爾瑪的融合。

而據董明倫透露,沃爾瑪2015-2017年將在中國開設115傢新店,這一逆勢開實體店的做法被猜測可能是為O2O佈局。

掃描二維碼,隨時瞭解線下活動
arrow
arrow

    zpl175hf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