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激發新時代昂揚的精神力量



1月,展陳升級後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吸引瞭不少市民前來參觀。南京日報記者董傢訓攝



話劇《雨花臺》在徐州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演出,吸引瞭徐州眾多高校學生前來觀看。南京日報記者馮芃攝



在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舉行的誦讀“抗戰傢書”活動上,抗日航空烈士秦少亭的孫女秦瑋老師誦讀劉粹剛致許希麟的傢書。南京日報記者馮芃攝



南京開展近2000場宣講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圖為建鄴區蓮花北苑社區群眾在南京市委黨校老師輔導下學習十九大精神。南京日報吳彬攝



過去一年,針對未成年人的“八禮四儀”養成教育引向深入,南京市組織開展“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標兵”評選活動。圖為表彰“百名美德少年”。南京日報記者吳彬攝



2017年12月3日,眾多市民前來參加“我的山水我的城——健步70裡攬勝新南京”文化體驗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以南京城墻為代表的明清城墻申遺工作。南京日報記者崔曉馮芃攝



2017年10月1日,2017第三屆南京森林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舉行。南京日報記者馮芃攝

新年伊始,南京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南京發佈”一條推送新聞——“上班路上,一直想說聲:謝謝!”刷爆朋友圈。“謝謝”的背後,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前做出統籌安排和應急準備,各有關方面迅速行動,4.2萬名機關幹部、交管城管、環衛工人、部隊官兵、志願者等連夜掃雪,讓大雪後的南京“一夜雪無”。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等市屬媒體聯動各新媒體資源對“一夜雪無”進行連續報道,在全市出色完成掃雪任務同時,取得瞭極佳的宣傳效果,讓南京在全國“一夜網紅”,彰顯瞭南京城市文明的正能量和城市運行高水平的良好形象,為全南京市宣傳工作在新年實現瞭“開門紅”。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旗幟道路,事關國傢發展,事關民族復興。回顧過去一年,全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以迎接宣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為主線,強化對標找差和服務基層的意識,守牢意識形態陣地,加快推進文化建設,提升文化整體實力,積極構築思想文化建設高地和道德風尚建設高地,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瞭有力思想輿論保證和良好精神文化條件。

全媒體傳播多形式宣講,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

迎接、宣傳黨的十九大,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2017年全南京市思想文化戰線的首要政治任務。“喜迎十九大·砥礪奮進這五年,強富美高新南京”“砥礪奮進的五年——南京故事”“喜迎十九大 暢談新發展”有獎征文……在南京市委宣傳部的統一安排下,南京市屬媒體紛紛推出系列報道和專欄專題,在全南京市營造喜迎十九大的濃厚氛圍。“紫金山”新聞客戶端《最美南京!最新城市宣傳片!喜迎十九大!》總播放數達153萬+。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勝利召開。

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精心策劃、周密部署,制定瞭黨的十九大宣傳報道方案,組建瞭由南京日報、南京電視臺、南京廣播電臺、“紫金山”新聞客戶端、龍虎網共30餘人的赴京全媒體聯合報道團隊,報道大會盛況,特別是南京、江蘇代表的風采。

移動優先、全媒體傳播——南京市報紙、網絡、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平臺齊發力,圖解、數讀、視頻、H5、直播、二維碼等“十八般武藝”同上陣,用全媒體裝備生產、制作出瞭一道道“融媒體大餐”,使黨的十九大報道通過融合傳播,更加立體鮮活。十九大閉幕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各類宣講活動在我市迅速展開,形成熱潮。

中央宣講團、江蘇省委宣講團成員,市、區兩級宣講團成員,奔赴南京市各單位、系統、高校、基層進行宣講,開展瞭近汽車遠端監控2000場宣講,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

“要做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請各級網格負責人說說,對照以上的標準,你們還欠缺些什麼?”在宣講中,黨的十九大代表、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還準備瞭“考題”,幫助黨員幹部群眾理解報告精神。

詩歌朗誦、話劇表演、書畫展……南京市各街(鎮)、社區第一時間開展瞭形式多樣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活動,把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民生工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等內容相結合,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拉傢常、話鄉情中將十九大精神講明白、說清楚。

理論武裝,為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指引偉大的事業。

十九大一閉幕,南京市委宣講團即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市基層理論宣講骨幹培訓班”,奔赴全南京市各地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017年底,南京市委宣傳部編印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要點》,擺到瞭全南京市各級黨員幹部的案頭。《學習要點》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緊扣“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梳理若幹個關鍵詞,從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以及《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等書中,選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原文,對這些關鍵詞進行闡釋,集中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主要內容、精神實質,和此前編印的《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要點》一道,幫助幹部群眾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創新觀點、實踐要求,促進大傢更好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過去一年,南京市理論宣傳工作“四大平臺”建設深入推進,聚焦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在南京日報理論版等黨報黨刊上刊發理論文章、理論述評等,深入宣傳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堅定瞭廣大幹部群眾的“四個自信”。

學懂、弄通、做實,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引導全南京市幹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以及推動南京發展的各項行動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南京發展指明瞭方向。”“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推進‘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需要我們結合既有資源稟賦和基本市情,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新時代南京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奮發作為的心聲。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推動“兩落地一融合”工程,啟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圍繞這一中心工作,南京日報等媒體密集推出“兩落地一融合進行時”“科技園區整合”等欄目和報道,對南京市建設創新名城的舉措進行濃墨重彩的報道。

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過去一年,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國傢公祭日、黨員幹部大走訪、重大項目工程、世界智能制造大會、首屆江蘇發展大會、黑臭河道整治等中心工作、重要會議、重大活動,以及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等涉民生項目進展情況,開展形勢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定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過去一年,南京市屬媒體堅守意識形態主陣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面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制定《關於貫徹落實 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 的實施意見》,出臺推進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工作清單,在巡察中開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專項檢查,進一步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壓緊壓實。定期召開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分析研判聯席會議,分析形勢問題,研究對策舉措。

南京市屬媒體融合和轉型發展是2017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亮點。

2017年7月31日,由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傾力打造、南京最權威的移動端主流媒體、南京第一新聞客戶端——紫金山新聞正式上線,截至目前下載量已超300萬,已經成為南京及都市圈新聞輿論宣傳的移動新高地。

2017年12月7日起,南京市開始實行例行新聞發佈工作制度。每周四下午舉行,發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重要決定、重要活動;全市重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重要政策出臺及執行情況等,運行以來效果良好,充分發揮瞭政務公開、輿論引導的重要作用。

創新策劃精心組織,確保重大活動圓滿完成

過去一年,在南京舉辦的大活動多。如何精心策劃、組織好宣傳好這些活動,考驗著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創新意識和執行能力。

2017年12月13日,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傢公祭日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國傢公祭儀式,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並親切會見瞭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對充滿“儀式感”的公祭日活動給予充分肯定。

國傢公祭日活動成功舉辦的背後是南京相關部門對活動策劃的創新和對活動組織的周密高效。

從2017年7月份到國傢公祭日期間,南京市組織開展瞭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4大類28項主題教育活動。其中,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18項,包括“抗戰傢書”征集暨誦讀活動、開展青少年悼念紀念活動、舉行“南京國際安全區”公益徒步活動等。以話劇《南京審判》、舞劇《記憶深處》、話劇《淪陷》、越劇《八女投江》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文藝精品反映南京大屠殺和抗戰題材,給廣大市民以藝術的震撼與感動。創作推出紀錄片《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並在中央電視臺新影中心舉行瞭首發式,央視紀錄片頻道連續播出。公祭日當天,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12個社區和6傢反映抗戰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國傢公祭儀式同步舉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活動,200多個海外華僑華人社團也同步在世界各地舉行悼念活動。當天下午,紀念館還舉行瞭“世界和平法會”、“燭光祭”等活動。一系列活動的舉辦,營造瞭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濃厚氛圍。

當天,南京日報推出瞭國傢公祭日特刊,以“捍衛人類記憶,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進行報道。據統計,從12月1日至14日11:00,人民網等230餘傢網站共登載相關新聞8930餘篇,央視網等近50傢網站開展網絡直播(視頻或圖文),在線收看觀眾近2億人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7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創作,南京市話劇團制作、演出的大型原創史詩話劇《雨花臺》,獲得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2016年4月6日,話劇《雨花臺》正式啟動全國高校巡演。一年多來,學子們眼含淚水、鼓掌致敬的場景,在各地高校屢屢上演。首演至今,該劇已演出超過110場,觀眾達12萬餘人次,雨花英烈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感動瞭無數學子。

南京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我市全面梳理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文化資源,通過創造性的傳承和傳播掀起瞭一股“紅色旋風”,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對於南京的文藝工作者來說,記錄好、傳承好雨花英烈精神,寫出有筋骨、有溫度、有神采的作品,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目前,以雨花英烈為題材創作的文藝作品,已完成和正在創作規劃的共計30部。《雨花忠魂》紀實文學系列叢書、六集文獻紀錄片《致未來書》等作品,為讀者與觀眾講述烈士們生前鮮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

經過9個多月的改陳佈展,升級後煥然一新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今年1月5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坐上一列滿是高校元素的地鐵列車是什麼感受?2017年9月3日,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市棲霞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遇見寧,最美大學時光”2017南京全城迎新主題活動啟動。活動打造的“高校地鐵專列”不僅讓剛來南京的大學新生收獲瞭滿滿的感動和驚喜,還觸動瞭不少南京市民心底最柔軟的大學記憶,吸引瞭近10萬人在線參與。

新興的網絡思想文化以其傳播及時、獲取信息便捷的優勢逐漸成為主流。2017年,南京市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在各主流媒體平臺上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向網民們宣揚傳播真善美、正能量等,端正社會風氣,使互聯網環境得到凈化。

網約南京,共享發展——2017年6月11日至8月26日,歷時70天的南京網友節,舉辦各項線上線下活動10大項60餘個,“登高望南京,騎行看發展”、2017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全民行、讓千萬網友隨南京微笑、“愛在莫愁湖”網絡中國節專場等多項影響面廣的網絡文化活動,宣傳和普及互聯網法律法規。舉辦南京新媒體傳播峰會、政務新媒體沙龍、政務新媒體網絡課堂,提升全市政務新媒體建設和運用水平,培育瞭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使之成為廣大網友的展示舞臺和精神盛宴,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凝聚力量。

匯聚向上向善力量,提供強大精神指引

2017年11月17日,北京,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舉行,南京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近年來,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府始終把文明城市創建的著力點放在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上,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砥礪奮進,共建文明之城。

2017年6月,南京市召開省市同創文明城市動員會,貫徹中央和江蘇省委關於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部署要求,動員南京全市以及省級機關、駐寧部隊等各方面力量立即行動起來,一著不讓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17年8月,南京市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對創建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再發力。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各區、各單位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細化目標、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市上下迅速行動,擼起袖子加油幹,各項創建工作取得成效,一大批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並最終順利通過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考”。

以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017年11月23日,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聯合推出《今日聚焦》欄目,聚焦此前創建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短板,一項項攻難點、一項項抓推進,形成文明城市創建“再出發”的長效管理機制。

2017年12月7日,“2017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發佈瞭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南京榜上有名。這已經是南京第9次蟬聯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稱號。

過去一年,南京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全面匯聚向上向善力量,為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供強大精神指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深入推進,南京市民文明規范“八個不”宣傳推廣深入人心,道德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中,南京市溧水區城建局職工張猛榜上有名。過去一年,南京市共產生145名“南京好人”、18名“江蘇好人”、5名“中國好人”,並成功舉辦第三節南京好人節。通過市區聯動,推出道德模范故事分享會、“凡人風尚”事跡展、“金陵好人頌”社區巡演、好人生日會等36項各具特色的主題系列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

過去一年,針對未成年人的“八禮四儀”養成教育引向深入。南京市牢固樹立“搭平臺、建機制、重引領”的理念,以“璞石成玉的秘密”、“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等為抓手,組織開展“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標兵”評選活動,舉辦“儒雅少年”培育和踐行活動,引導廣大未成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堅定文化自信,名城氣韻精彩綻放

聯合國總部、紐約時代廣場、中央物流車隊管理火車站、哥倫比亞大學……2017年9月7日—13日,短短一周時間,2017年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幾乎跑遍瞭紐約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城市地標。26場精彩活動中,既有高大上的國際論壇、時尚大秀、城市推介,也有接地氣的美食品鑒、VR體驗、非遺展演,在紐約人氣最旺、關註度最高的國際舞臺上,續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走出去”的南京篇章。

“南京周的活動設計得很好、很接地氣,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瞭解南京,也通過南京瞭解中國的變化和發展。”在聯合國總部大廈舉辦的開幕式,以美圖、美景、美食向世界傳遞屬於南京的城市感官體驗,得到瞭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總領事章啟月的高度評價。

2017年11月18日,“南京周”紐約站人文客廳載譽歸來,在河西金鷹世界光彩再現。在大洋彼岸驚艷紐約市民的山水城林VR秀、一城十面影像展等互動體驗活動,讓南京市民以全新的視角感受傢鄉的城市美景和人文故事。

心連世界通。自2015年亮相米蘭世博會以來,“南京周”一步一個腳印,不斷積累提升,將城市歷史文化底蘊與國際化元素有機融合,成為南京與世界之間文化交流的窗口、資源對接的渠道、產業合作的平臺、企業展示的秀場。

2017年5月11日—29日,第八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帶著名角雲集的62臺大戲在南京輪番上演。這場國傢級京劇盛會吸引瞭6萬多名觀眾走進劇場熱情追捧,飄揚全城的皮黃韻律和京劇聲腔讓南京市民久久沉醉、深深著迷;

2017年12月16日,第三屆中國歌劇節在南京主會場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3臺優秀劇目精彩上演,為南京市民奉獻瞭一場歌劇藝術的盛宴,最後在《拉貝日記》這一宏大的藝術作品中完滿落幕;

10月1日—6日,2017第三屆南京森林音樂會,英國皇傢愛樂樂團、加拿大精英弦樂九重奏、“鋼琴金手指”吳牧野、美國好萊塢電影音樂樂團等豪華陣容輪番登場,為樂迷們帶來不同凡響的音樂盛宴……

2017年,一系列高規格、高品位的文化藝術盛會在南京精彩上演,為市民帶來瞭一場場高雅文化的“藝術大餐”。2017年4月26日,全南京市十大文化節慶活動之一、“金陵五月風”第十一屆南京文學藝術節拉開帷幕,戲劇、音樂會、書畫展等66項精彩活動,奉獻瞭一場接地氣的“文藝嘉年華”。

2017年8月5日,歷時五年建成的江蘇大劇院正式開放。當晚,世界頂級指揮傢祖賓·梅塔攜手以色列愛樂樂團,為1500名觀眾奉獻瞭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拉開瞭江蘇大劇院開幕演出季的序幕。

2017年10月底,南京市藝術小學(小紅花藝術團)位於仙林的新校區正式建成投用,新校區總建築面積約3.7萬平方米,擁有一系列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

作為南京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范本,600多歲的明城墻歷經3年的保護修繕、環境整治與開放利用,年度遊客量從全面開放前的50萬人次增至2017年的170萬人次,真正變成百姓看得見、走得進、摸得著的“民城墻”;2017年,南京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預計達到6.1%;2017年12月3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等16所國內知名高校文化產業研究單位主辦的中國文化產業“學院獎”跨年直播盛典(2018)在北京舉行,南京獲評“2017中國年度文化影響力城市”,位列北京、天津、重慶、杭州之後,排名第五……

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曬”出瞭南京持續提升的文化軟實力,也擦亮瞭一張張國際文化新名片,讓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采氣韻精彩綻放,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輝。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全南京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用響亮的主旋律、強勁的正能量、昂揚的精氣神,為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提供深厚的道德滋養、文明涵養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期待,我們的城市將更加美好!(南京日報記者 毛慶 朱凱 宋廣玉 張源源)

車隊管理app
arrow
arrow

    zpl175hf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